当前位置:首页 > 游戏简评 > 正文

无限光年亮相WAIC 2025:以可信AI全栈能力开启产业智能新范式

当全球 AI 产业从技术探索迈向价值深耕,如何让 AI 真正穿透行业场景、转化为核心生产力,成为行业破局的关键命题。7 月 26 日,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)盛大开幕,无限光年以「可信筑基 先锋破局」为主题亮相上海世博展览馆 H1-C2017 展位,通过「一横两纵」战略实践,展示可信 AI 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赋能的完整路径。

展会首日,星河启智科学智能开放平台、金融可信 AI 解决方案矩阵、启智 2.0 特色智算平台三大重磅成果集中发布,展现「技术底层-行业应用」价值闭环,为产业智能化提供可复用的实践范式。

启智2.0筑牢AI生产力新基座共赴科学智能新征程

无限光年以「技术筑基-平台赋能-场景深耕」构建「一横两纵」战略:横向以启智平台为枢纽,打通「算链模应」全链路,形成可复用的 AI 基础设施;纵向深耕金融与科学智能领域,实现「技术+行业知识」深度融合。这种「平台支撑场景、场景反哺平台」的正向循环,在 WAIC 上直观呈现为可信 AI 向产业生产力的转化,其中科学智能领域的突破尤为亮眼——依托启智 2.0 的全栈能力,星河启智平台开启了科学智能协同创新的 2.0 时代。

启智作为无限光年推出的企业级大模型训练推理和应用搭建平台,其 1.0 版以「异构算力纳管、统一调度引擎、训推用一体编排」为核心,已为高校科研、企业智能化转型等提供「算力可控、成本优化」的基础支撑。

此次展会上全新升级的启智 2.0,聚焦「让每个行业跑出专属生产力」,以「异构算力集群、垂类模型精研、行业智能体落地」构建全栈生态,直击「算力适配难、AI 落地慢、应用不可信」三大痛点:通过全栈国产化融合引擎兼容多芯片,将千卡集群 GPU 利用率从 50%-60% 提至 80% 以上;依托训推用一体化平台实现 AI Agent 最快 30 分钟上线;凭借数据驱动架构保障金融、科研等场景的安全可控。其「算力省、迭代快、决策可信」的核心优势,成为激活行业生产力的关键引擎。

无限光年一站式智算平台「启智 2.0」筑牢 AI 生产力新基座

在启智 2.0 的强力支撑下,7 月 26 日,由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、复旦大学、无限光年共同打造的星河启智科学智能开放平台(NovaInspire: Scientist-Centered AI Open Platform)正式亮相。作为面向全球科学家的智能体原生全链路平台,星河启智以「科学家为中心」提供高价值科学数据、开源模型、高效智算等全栈基础设施,打造科学智能 2.0 时代的「最强大脑」。

星河启智科学智能开放平台正式发布

无限光年作为核心建设方之一,以启智 2.0 为载体为星河启智构建了高稳定算力服务平台「启智 Lab」:通过 Serverless 动态部署实现算力「按需流转」,硬件利用率提升至 92%;创新 CPU+GPU 融合调度,使分子生成研究效率提升 99.7%;接入 80 余种科学算子适配多元学科,让 AI「懂」科研语言;智能容错引擎保障 99.9% 零中断续训,同时兼容昇腾、沐曦等国产芯片筑牢自主根基。

星河启智的发布,标志着科学智能进入协同生态驱动的 2.0 时代。这一成果正是启智平台横向能力在纵向场景的深度落地——无限光年通过启智 2.0 的全栈技术底座,推动「算力普惠、工具易用、协作无间」,让科学家从技术琐碎中抽离,专注探索本质,而科研场景的需求反哺,更将持续迭代启智平台的行业适配能力,形成「平台赋能科学创新,创新反哺技术进化」的良性循环。

双轮驱动:金融可信 AI 解决方案重塑服务范式

作为此次展会的核心亮点,无限光年在科学智能与金融领域的创新成果,直指行业最迫切的转型诉求,这正是横向平台能力在纵向场景的深度落地。

展台现场,无限光年可信 AI 金融创新解决方案矩阵迎来全球首秀——四大解决方案覆盖指数编制、专业培训、信贷风控、投研分析核心场景,以「效率提升+合规可控」破解行业痛点,为金融机构智能化转型提供实践范本。

无限光年金融可信 AI 解决方案落地金融核心场景

AI 动态指数定制产品凭借生成式 AI 技术实现突破:成分股覆盖从 600 只拓展至 2600 只,范围提升 3 倍;调仓周期从季度压缩至分钟级实时响应,支持多维度主题指数定制,曾获恒生指数创新挑战赛冠军及香港金融科技周创新奖项,已落地实际指数编制场景。

金融专业培训方案以 AI 技术为支撑,24 小时内同步监管新规并自动生成培训模块,通过 7×24 小时 AI 导师与游戏化机制,实现全周期个性化培养,推动客户经理知识掌握率达 98.7%,显著提升培训效能。

智能信贷风控系统构建起以 AI 为核心的「数据整合—自动化风控—智能决策」全流程体系,整合多源企业数据,自动化识别风险点并生成信贷建议,助力中小银行降低人工依赖,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时效与风险管控精度。

AI 投研助手依托 AI 技术 5 分钟内可完成单份年报全维度分析,效率较人工提升超 90%,覆盖 A 股 5364 家上市公司,为券商投研提供结构化分析报告,适配注册制下对投研速度与精准度的高要求。

技术突破:全栈技术底座驱动可信AI进化

科学智能与金融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,依托于无限光年「双引擎+强协同」全栈技术体系。以「神经符号计算 + 大模型」为底座:前者专攻逻辑规则推理,后者擅长从海量数据中学习概率预测,融合形成「精准计算—可控推理—透明决策」闭环,从根源上保障 AI 的智能性与可信性。

强化学习框架 INF-Aspire 是激活效能的核心,采用异步可扩展、资源解耦架构,支持 MCP 工具调用,通过 Sampler、Learner、Scorer 等模块化设计适配异构资源,理论资源利用率达 95%,既能高效调度双引擎协同工作,又能支撑智能体(Agent)的规模化训练——例如在金融场景中,可协同处理规则推理与数据学习任务,实现多智能体分工协作。

依托该框架,四大核心能力形成有机联动的可信技术链路:检索模块在 AIR-Bench、MTEB/CMTEB 中英文综合排名第一,为体系提供高质量知识库支撑;多模态推理模块稳居 MathVision、MathVerse 等任务开源榜首,能在知识基础上探索多路径推理;神经符号技术将行业规则深度融入模型推理,确保逻辑可追溯;奖励模型连续 4 个月霸榜 RewardBench(综合得分 95.1),通过过程监督优化输出严谨性。四大能力在框架调度下,实现「知识获取-路径推理-规则融合-评估优化」的无缝衔接,让双引擎的优势精准落地。

该体系通过强化学习异步更新机制实现闭环进化:模型权重可零冗余秒级更新,工具扩展兼容前沿技术,结合场景反馈与数据迭代,推动技术能力从「实验室训练」到「产业落地」持续迭代,形成完整逻辑链,为金融、科研等领域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核心支撑。

以可信 AI 为锚点,共筑产业新生态

"AI 产业正在经历从技术崇拜到价值回归的本质转变,而可信性正是这场变革的核心枢纽。"在 WAIC2025 展会现场,无限光年创始人漆远向全球产业伙伴分享了这一深刻洞见。

漆远认为,产业 AI 需兼具「持续进化能力」与「规则适配能力」——通过神经符号计算构建「可进化的规则系统」,让 AI 既保持学习力,又内化行业规范。「未来的 AI 竞争,不是算力或参数的比拼,而是价值创造能力的较量。」在科研、金融、医疗等领域,技术必须完成从"能用"到"敢用"再到"好用"的三重跨越。这要求 AI 企业不仅要懂技术,更要懂行业的语言、规则和痛点。

面向未来,无限光年将持续以可信 AI 为锚点,深化核心领域创新,借开源开放加速技术普惠,与生态伙伴共同构筑跨越周期的产业新生态,推动全球产业智能化进入「价值创造」新阶段。

 

最新文章